不少拾荒老人都會是一幅邋遢的形象,但在中國歷史中,
一位拾荒老人在意外中撿了 7斤鐵棍,而等他熔煉完這些鐵棍之後,他也賣出了12,000元的高價。
可在得知此事之後,專家卻不禁扼腕嘆息道:「 國家為此損失了三個億」。這究竟是為什麼?
當《天下收藏》等收藏節目出現在公眾視野的時候,
不少人也都會感慨中國文物的數量還是比較多的。在真假藏品共同出現在節目之中,
那扣人心弦的分辨真假文物的環節也可能會讓不少觀眾印象深刻。
事實上,除了一些制假販假分子會擾亂古董市場秩序之外,
一些不知道文物價值的老年人也可能會讓一些文物面臨 被丟棄或者是被毀滅的結局。
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,以家住在伊克昭盟航景旗的王大爺來說,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 貧農,
但因為家境貧寒,加上父母雙亡,在上學時期和老年時期, 他一直靠拾荒來維持自己的生計。
雖然每天拾荒所換得的 微薄收入只能勉強填飽肚子,可王大爺依舊樂此不疲地做這件事。
在每天,他最常做的事情就是 走街串巷,看一看路邊有沒有比較有價值的廢銅爛鐵。
有一天,在路過一個 臭氣熏天的垃圾桶時,他無意間發現旁邊有一個 生鏽的鐵棒。
在陽光照耀之下,還能閃出一些光芒。剛開始,他以為這是一根比較有分量的鐵棒,
可當他近距離看的時候,他才發現上面刻了一些 符號。由于 不認識字,王大爺也沒有細想。
與此同時, 他直接將這根鐵棒拿回家中,還用水給它沖洗乾淨。
等 全部擦拭完畢之後,他才發現這根鐵棒泛著點點金光。
這時候,他心裡也有個大膽疑問: 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金子?
在有生之年,王大爺根本沒有碰過金子,而如果他的猜想成真的話,這意味著他可能也會一夜 暴富。
在第2天,激動得一晚上沒睡的王大爺便早早來到一處金店。
這時候,他 顫顫巍巍地掏出這根鐵棒,然後有點結巴地詢問道:「 這究竟是什麼?能值多少錢?」
在當時,人們的思想還是比較淳樸的,基本不會有坑蒙拐騙的行為。
據悉,在第一眼看到這個鐵棒的時候, 這個老闆也非常誠實地回答道:
「這是一根金棒,但純度不太好, 如果提純的話,那純黃金還是比較值錢的。 」
在商量一番之後,王大爺答應給老闆 三成的分紅,而代價就是老闆需要幫他提煉出純黃金。
經過一天一夜的操作,他們兩人發現這個鐵棒竟然可以提煉出整整 4斤的黃金!
如此一來,王大爺便分得了 12000元的現金。拿著這筆巨款,他心滿意足地回了家。
要知道在當時,12,000相當于如今的 幾千萬,因為在那個物質文明貧乏的年代,
不少人的工資才只是幾塊錢一個月而已。另外, 當時的豬肉不過三毛一斤,土豆和白菜更是按分算。
在這之後, 王大爺迅速過起了吃香喝辣的生活,而見此情景,周邊鄰居也都 疑惑不解。
好在誠實的王大爺 也沒有隱瞞這件事,于是,他便將撿到廢棄鐵棍並拿去金店售賣事情如實告訴給大家。
這次之後,「 老人無意間撿到黃金」的故事也傳遍大街小巷。
有一天,路過菜市場的一位古玩專家聽到了此事, 他意識到這很有可能是一件出土于匈奴古墓的文物。
因為在王大爺發現鐵棒的地點的不遠處,就是一處 戰國晚期的匈奴古墓。
最後,在 機緣巧合之下,這位專家也找到了王大爺,而經過仔細詢問之後,
他們發現這根金棒的確就是古墓出土的文物之一。
但至于它為何會出現在垃圾桶旁邊,似乎無人得知答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