洪武元年(1368年)八月,北伐明軍進逼北京,元順帝帶領自己的嬪妃和皇子們從健德門逃出大都,經居庸關逃奔上都。這標志著蒙古政權在中原地區長達98年的統治結束。
朱元璋建立的明朝取得了在長城以內地區的統治權,中國再次回歸到漢族王朝的統治之下。
消息傳到南京,歡呼聲響徹云霄。
朱元璋的做法出人意料。
說到朱元璋,大家對他印象最深的有兩點,一是出身卑微,要過飯,當過和尚,也沒有啥文化。
其次是朱元璋脾氣不好,說不好聽點就太殘暴,殺人如麻。
朱元璋也是底層勞動人民出身,為什麼心腸那麼狠毒?
其實這兩點并不矛盾,魯迅說過,「奴才當了主人,往往會比主人還要壞很多倍」
。歷史上凡是出身卑微的人當了皇帝,殘暴著比較多,因為他原來受夠了主人的氣,肯定要報復。再說,朱元璋沒有文化,又恨透了腐朽的官僚統治,既不懂也不想如何靠官僚治國,只能對內采取高壓政策。
事實真的是這樣嗎?其實朱元璋雖然對官僚集團的手段比較殘酷,但對平民百姓卻也沒什麼苛刻之處,有一定的戰略眼光,體現了他的雄才大略。
我們從朱元璋處理對待蒙古女人的政策方針上,不難找到答案。
元朝統治者的統治方式比較簡單粗暴 ,后期由于自然災害、修建工程而加重了對勞動人民的壓迫剝削,結果導致民不聊生,民怨沸騰。哪里有剝削,哪有就有斗爭,哪里有壓迫,哪里就有反抗。在此背景下,百姓的怒火終于像火山一樣噴發,他們紛紛拿起武器,反抗元朝的反動統治。
首先,韓山童、劉福通、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起義爆發,拉開了反抗元朝統治的大幕。郭子興去世后,朱元璋接過大旗繼續戰斗,敲響了元朝滅亡的喪鐘。
在這前后,陳友諒、張士誠、方國珍等也紛紛發動起義,加速了元朝統治的滅亡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