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居正死后不久,他的長子張敬修就遭遇了人生中最大的危機。
在萬歷皇帝的默許和新首輔張四維的推動下,一場針對張居正的「倒張」運動就拉開了序幕。
官府為了防止張家轉移財產,早早就貼了封條,派人把守。等調查的官員趕到的時候,張家已經餓死好幾個人了。
刑部侍郎丘橓搜查了張家的財產,這次抄家,不僅抄查了張居正家的私產,甚至還包括張居正兄弟家的財產。但即便如此,黃金萬兩、白銀十萬兩的數額,也和皇帝的期望差距很大。
三年清知府,十萬雪花銀。張居正當了十年首輔,又傳說他收受賄賂,藏匿了遼王的大量家產。這個數額,可沒法和皇帝交代啊。于是丘橓又提審了張居正的兒子們,嚴刑逼供,想逼他們承認,把財產寄存到別人家去。
在此之前,丘橓的同鄉于慎行曾經給丘橓寫信,請他不要為難張家孤兒寡母,稍稍顧念一下同僚之情。
但是丘橓不為所動。張居正的大兒子張敬修受不住酷刑,自誣曾把三十萬金寄存在曾省吾等人家里。被迫牽連別人后,張敬修在遺書里寫到:「這三家就算貪污,恐怕也不能有這麼多積蓄。針對張氏的案子,恐怕不能停下來了。我以后有何臉面見他們家的人,以后別人把我看成什麼人了?」
被迫誣陷別人不久,張敬修就自盡了。他死前留下血書,指責丘橓的殘酷逼迫「邱侍郎,任撫按,活閻王!你也有父母妻子之念,奉天命而來,如得其情,則哀矜勿喜可也,何忍陷人如此酷烈!」
在遺書的結尾,張敬修的話鋒指向了那個一直沒有露面的人「有便,告知山西蒲州相公張鳳盤,今張家事完結矣,愿他輔佐圣明天子于億萬年也」
其中,山西蒲州相公張鳳盤,就是指新首輔張四維。
張四維,是張居正在萬歷繼位不久拉進內閣的。他在內閣這麼多年,對張居正處處恭敬小心,「恂恂若屬吏,不敢以僚自處」
按理說,張四維是張居正拉進內閣的。張居正對張四維,算是有提拔之恩。就算有什麼嫌隙,也該顧念舊日恩情,為什麼一定要如此狠毒呢?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嚴禁無授權轉載,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