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元221年6月,剛剛稱帝的劉備,不顧諸葛亮等朝臣的勸阻,執意發舉國之兵伐吳,以告慰關羽的在天之靈。
然而,他還在集結大軍、整備糧草的時候,后方再傳噩耗。
「報,車騎將軍、西鄉侯張飛大人去世。」
「我二弟勇武無敵,是如何去世的?」劉備急忙問道。
來人稟報道:「據說張將軍是被其麾下范強、張達二人所害。當時張將軍正在睡覺,毫無防備,二人這才得逞。」
劉備又問道:「此二人現在何處?我要拿他們的項上人頭祭旗。」
來人猶豫了一會,答道:「據說此二人已經連夜逃往東吳,現在已經追不上了。」
劉備咬牙切齒地說道:「又是東吳,傳我命令,命將軍吳班、馮習、張南三人,率領三萬人馬為前軍,先行出發。為大軍掃平道路,待我調撥好糧草輜重,便率大軍蕩平東吳。
」很多人都把張飛的去世,當做夷陵之戰前夕的一個小插曲。事實上,張飛是足以左右整個戰局的存在。如果他沒死,蜀漢必不會敗。
其實,在開戰之前,包括諸葛亮在內的一干蜀漢老臣都反對出兵。
原因很簡單,經過漢中之戰,雖然成功擊退曹魏,得到漢中,但是蜀漢也元氣大傷。漢中之戰的損失,不花個十年八年,難以恢復。
更何況,緊接著關羽又發動樊城之戰,先勝后敗。不僅丟掉整個荊州,還損失了3萬將士,就連關羽自己也因此隕落。
此時的蜀漢,僅據有漢中和益州兩地,漢中還殘破不堪。在諸葛亮等人看來,此時就該大力搞生產,恢復農業和人口。貿然開戰,只會適得其反。
但是,無論諸葛亮等人如何苦口婆心地勸說,劉備就是不聽。
一方面,他與關羽情同手足,如果沒有關羽、張飛,也就沒有後來的劉備。他們兄弟三人是相互扶持走過來的,不為關羽報仇,劉備自己都無法原諒自己。
另一方面,荊州對于劉備來說太重要了。諸葛亮當初給劉備規劃的《隆中對》,荊州就是整個計劃的關鍵,丟了荊州,劉備一統三國的夙愿就難以實現了。
劉備當然知道諸葛亮等人說得有道理,可是諸葛亮等人沒有考慮到一點,那就是劉備的年紀。
此時劉備已經60歲,在當時已經算長壽的了。他如果按照諸葛亮等人所說,等下去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嚴禁無授權轉載,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