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操挾天子而令諸侯,此誠不可與爭鋒。「
與此同時,沮授也對袁紹進言,希望他能效仿曹操之舉。可是,袁紹內心深處并不贊同,他更傾向于郭圖、淳于瓊的意見,認為漢室已無望復興,不如將目光放在奪取中原。
結果,袁紹雖一度后悔,想控制皇帝以自靠近,但為時已晚,被曹操斷然拒絕。從這件事可以看出,曹操是個精明能干、機警果斷的人,他先發制人,贏得了先機。
與曹操、袁紹等人不同,諸葛亮則有自己獨到的見解。建安十二年,劉備三顧茅廬拜訪諸葛亮時,諸葛亮就提出了「三分天下」的策略。
他認為,當時天下大亂,曹操已占據北方,孫氏統治江東,與其圖謀一統天下,不如先分裂為三足鼎立的格局。 這種想法與同時代的魯肅「天下鼎足「之說不謀而合。
諸葛亮深知,劉備雖有漢室皇親之尊,但目前實力單薄。因此,他建議劉備先在西南一隅打下根基,待將來時機成熟,再圖復興漢室,一統天下。這一策略立足當下現實,放眼未來發展,前后連貫,高瞻遠矚,可謂是當時最為高明的謀略。
雖然諸葛亮提出「三分天下」的策略,但他的最終目標,仍是復興漢室、一統天下。正如他在《出師表》中所說:「當獎率三軍,北定中原,庶竭駑鈍,越除奸兇,興復漢室,還于舊部,此臣所以報先帝,而忠陛下之職分。」
與此同時,周瑜卻對魯肅說,他認為漢朝必將滅亡,統一天下的機會在東南一隅。孫權雖口頭上說要「輔漢」
,但內心也未必真心擁護劉氏王朝。從這里可以看出,諸葛亮與東吳人對漢室存亡的看法是有分歧的。諸葛亮堅持要復興漢室,而東吳則懷有其他打算。這種分歧,注定了雙方今后難以攜手并肩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嚴禁無授權轉載,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