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古代,皇帝作為權利和身份都站在最高處的角色,可謂萬萬人之上,但是皇帝也是人,也有生老病死。
當有了最高權利和地位之后,歷史長河上歷任皇帝追求「長生不老」而不得,皇帝死后,就要被埋入陵墓,陪葬的不僅有珍貴古玩,甚至有活人,這就是古代的殉葬制度。
在現代影視作品中,經常有這樣的經典橋段,一位不學無術的紈绔子弟在外面欺男霸女,一位游俠出來把紈绔子弟打的半死,這時紈绔子弟就會說:「你敢殺我?就算我死了你也會給我陪葬!」這里的陪葬指的就是殉葬制度。
一說到殉葬制度,很多肯定會想到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秦始皇陵兵馬俑,這8000多個栩栩如生的俑,是不是秦始皇用活人做的?相信很多人有這樣的疑問。
其實并非如此,秦獻公早就廢除了殉葬制度,這里的兵馬俑全都是陶俑,是古代的能工巧匠用陶土制作而成。
那麼問題來了,那些被選中去陪葬的人,在墓中能存活多久呢?看官老爺別著急,聽我娓娓道來。
其實在古代,殉葬已經成為了皇帝貴族的一種習俗,不僅用珍貴器物、三牲六畜,而且用活人陪已死之人在墓地里長眠。那麼為什麼天潢貴胄都這麼喜歡殉葬制度呢?
原因就是古代人們迷信鬼神,覺得人死后還會以靈魂的形式存在,為了死后也能和活著一樣天上天下唯我獨尊,于是就把活著有關于自己的一切都帶到地下去,以此鞏固自己的權利。
比如皇帝殉葬就會把自己喜歡的妃子、侍衛、仆人、臣子一起陪葬,當然也會把自己生前喜歡的器具以及財物全都放進墓里,總而言之就是把生前享用的一切統統帶進墓地。
值得一提的是,殉葬分為兩種,一種是「殺殉」,顧名思義就是陪葬之前,先把陪葬之人先殺死,然后再與已死之人進行陪葬。
另一種是「活殉」,很好理解活殉就是把活人直接塞進墓里,完全不管活人的感受,非常的慘無人道。
根據歷史資料記載,最早出現的殉葬就是殺殉,發生在夏商周時代,不幸被選中的陪葬者,先被殺死,然后尸體被砍成一段一段與牲畜一同下葬,非常殘忍,毫無人道主義,特別是夏商周時期陪葬的人數量不計其數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